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

一把50多年的镂空紫砂壶

分类:传统文化
字数: (475)
阅读: (1)
0

50余年镂空紫砂壶工艺解析与收藏价值

一、历史背景与器型特征

该紫砂壶始制于1970年代,采用宜兴紫泥与绿泥复合料,经手工拉坯、镂雕、灌浆等传统工艺制成。其器身通体镂刻缠枝莲纹,孔洞率达器体体积的15%,形成独特的透气性结构。

二、核心工艺参数

泥料配比紫泥60% + 绿泥40%
成型方式全手工拉坯 + 阴干定型
烧制温度1080℃ ±10℃

三、实用保养指南

  • 清洁方式: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配合清水清洗,避免使用硬质刷具
  • 储存条件: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需定期用85℃以上沸水浇淋
  • 使用频率:最佳使用周期为连续泡养30天

四、收藏价值评估

根据《紫砂艺术鉴赏》记载,此类镂空工艺壶在2008-2018年间拍卖均价年涨幅达18.7%。本器具以下增值要素:

  • 完整保留原始包浆(经电子显微镜检测为连续性氧化层)
  • 附1978年宜兴紫砂厂工号戳记(编号ZS-0723)
  • 通过SGS检测符合GB/T 23157-2010标准

五、学术研究参考

相关研究可参考《中国陶瓷史》第三章第七节及《紫砂艺术鉴赏》第五章,特别关注1985年工艺改良对镂空技术的影响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1842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