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5年中国经济改革与价格双轨制实施
政策背景
1985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节点。中共中央提出“有计划的商品经济”目标,旨在通过价格双轨制逐步消除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矛盾。
实施过程
价格双轨制核心机制包含以下要素:
- 计划内价格(指令性价格)
- 计划外价格(指导性价格)
- 企业自主定价权扩大
重要数据对比
商品类别 | 计划内价格 | 计划外价格 |
工业品 | 政府调控价 | 市场调节价 |
农产品 | 统购统销价 | 合同订购价 |
改革成效
实施后3年内实现以下成果:
-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4.8%
- 市场供应短缺商品减少67%
- 企业利润平均增长21.3%
历史意义
该改革为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奠定基础,被经济学界称为“渐进式改革典范”(参考文献:吴敬琏《当代中国经济改革》)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1345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