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林寻踪
第一章 消失的科考队
2023年7月,云南某自然保护区发生一起离奇事件——由五名地质学家组成的科考队集体失踪。根据卫星定位数据,最后信号源显示他们误入了编号为"K-17"的禁区。
- 领队陈博士携带的防水笔记本显示最后记录:"岩层异常,建议撤离"
- 队员小王妻子透露丈夫连续三天凌晨3点惊醒
- 当地向导老杨声称在山崖见过"黑雾吞噬月光"的景象
异常现象
地质学家张教授分析岩芯样本发现:
样本编号 | 异常指标 | 常规值对比 |
K-17-03 | 放射性元素超标17倍 | 超出安全限值5倍 |
K-17-07 | 磁场紊乱度达89.3 | 正常值应低于15 |
第二章 神秘地图
失踪前夜,陈博士团队在营地发现一张泛黄羊皮地图。经鉴定,该地图源自1938年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绝密档案。
关键线索:- 地图边缘标注"非人智慧建造"的朱砂文字
- 所有等高线呈逆时针螺旋状
- 中心坐标指向保护区西南角无名峡谷
科学验证
中科院团队通过三维建模发现:地图比例与实地完全吻合,但标注的"第四纪冰川遗迹"实为全新鲜的泥土层。
重要发现:1. 峡谷岩壁存在连续3.2公里的规则孔洞阵列
2. 孔洞底部发现1938-2023年间不同年代的地质锤痕迹
3. 孔洞深度与当地年降水量曲线高度吻合
第三章 时空裂隙
2023年8月18日,探险队首次遭遇时间异常现象。
观测记录
北京时间14:00
- 手表显示13:59
- 指南针指向正东偏北30度
- 队员手机自动下载未知APP
14:03
- 所有电子设备恢复正确时间
- 在溪边捡到刻有"1984.7.15"的生锈钥匙
中科院时空研究所结论:峡谷存在局部时空畸变区,持续时间约3分20秒,畸变程度与个人生物钟偏差呈正相关。
第四章 生死抉择
探险队分裂为两派:技术派主张用量子雷达探测,传统派坚持人工考察。
- 技术派方案:在峡谷入口架设三维激光扫描仪
- 传统派方案:携带地质锤、指南针和防水笔记本进入
8月21日清晨,技术派设备在距入口50米处集体故障。此时传统派发现:所有指南针指向峡谷内部,而GPS坐标持续刷新为"正在定位中"。
关键对话
陈博士(对年轻队员):
"记住,1938年的探险队带走了三样东西——岩芯样本、地质锤和日记本。现在,轮到你们做出选择了。"年轻队员(举起防水笔记本):
"我们会带着所有证据返回。"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9649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