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

中国最早的名字

分类:传统文化
字数: (566)
阅读: (0)
0

中国最早的姓名制度与文化内涵

一、先秦时期的命名方式

根据《尔雅·释名》记载,先民命名多取法自然:

  • 自然现象:如"姬"源于"鸡鸣",《诗经》有"维鸡维鸡,食我黍稷"的记载
  • 官职象征:如"子车"(车大夫)、"百里"(百里地)等氏族官职演化而来

二、汉字表意系统的形成

甲骨文时期(约前14世纪)单字表意为主
金文时期(前11-前771年)字形与语音结合

1. 会意造字法

《说文解字》指出:"合两字而相成者",如"休"(人倚木)"信"(人言)

2. 形声造字法

西周时期出现"形旁+声旁"结构,占比达80%以上(据《汉字结构研究》统计)

三、早期文献记载

  •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"黄帝居轩辕之丘,因以为名,作轩辕氏"
  • 《左传·隐公八年》:"名不正则言不顺"的命名伦理观

四、秦汉时期的规范化

汉武帝时期确立"五服制度",规定:

  • 直系亲属用"伯仲叔季"排序
  • 旁系亲属用"祖考"等称谓

1. 姓名避讳制度

唐律规定:"亲亲相隐",禁止直呼长辈名字

2. 官职与姓名关系

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记载:"丞相、太尉、御史大夫为三公",姓名中常带官职称谓

五、考古发现佐证

陶寺遗址(前2300年)发现带有族徽的陶器
殷墟甲骨(前14-前11世纪)现存最古老姓名刻辞

(本文主要参考《中国姓名文化史》《甲骨文编》《说文解字注》)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62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