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名称的由来与发展
一、名称的历史演变
中国名称的起源可追溯至多个历史阶段:
朝代时期 | 使用名称 | 文献记载 |
夏商时期 | 华夏、中国 |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 |
西周至春秋战国 | 诸子百家称 | 《尚书》《左传》 |
秦朝统一 | 秦、中国 |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|
二、名称的现代定义
学术界普遍认为:
- 地理概念:指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的文明核心区
- 政治概念:历代中央政权的统称
- 文化概念:包含56个民族共同体的多民族国家
三、重要文献记载
《说文解字》释"国":"邦也,城池也"(许慎)
《尔雅·释地》:"中国,谓天下之中也"(郭璞注)
四、名称的国际化
1943年,国际联盟正式采用"China"作为官方译名
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代表
五、名称的当代意义
政治实体:联合国创始会员国、安理会常任理事国
文化标识:汉字、儒家思想、四大发明
地理范畴:约960万平方公里疆域,14亿人口
(本文依据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《世界地名大辞典》等权威资料整理)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6226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