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衡与地动仪:中国古代地震观测的里程碑
生平简介
张衡(78-139年),字平子,东汉科学家、发明家、文学家,生于南阳郡西鄂县(今河南南阳市)
主要贡献
- 发明地动仪(公元132年)
- 创制浑天仪(公元126年)
- 撰写《二京赋》《归田赋》等文学作品
- 改进候风地动仪(公元125年)
地动仪工作原理
该仪器通过青铜蟾蜍口中悬挂铜球实现地震监测,利用惯性原理和杠杆系统实现方位判断
部件名称 | 材质 | 功能 |
八条龙 | 青铜铸造 | 感应地震波启动 |
蟾蜍 | 青铜铸造 | 触发铜球下落 |
青铜球 | 纯铜材质 | 传递地震能量 |
历史影响
地动仪开创了人类用仪器观测地震的先河,其设计理念影响了后世三百年
文献记载
主要参考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记载
原文:"候风地动仪,以精铜铸成,圆径八尺,合盖隆起,形似酒尊,饰以蟠龙之形。中有都柱,傍行八道,施关发机。外有八龙,首衔铜丸,体节皆中节。今地震发机,则验其方位。"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5540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