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新闻:李菡雷与团队发布小雪节气气候研究新成果
新闻概述
李菡雷团队联合气象局于2023年11月15日发布《小雪节气气候特征白皮书》,系统分析近十年中国北方地区小雪节气(公历11月22日-12月1日)的气温、降水及能见度变化规律。
核心发现
- 温度波动:北方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下降0.8℃,其中河北、山西等地出现连续3天低于-5℃极端低温
- 降水分布:内蒙古、辽西地区降水概率达65%,较2010-2015年同期增加12个百分点
- 能见度改善
区域 平均能见度(米) 变化幅度 华北平原 3200 -15%↑ 黄土高原 1850 +8%↓ 数据支撑
研究采用Landsat 8遥感数据(2013-2022)与地面观测站点的同步监测,建立多元回归模型(R²=0.89),发现
- 暖湿气流北侵频率增加(年均3.2次 vs 2010年2.1次)
- 寒潮南下路径西偏(西伯利亚高压中心西移12.6%)
专家观点
李菡雷(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,2023)指出:"小雪节气气候变率增大,建议加强农业设施抗寒等级(≥-25℃)和北方城市供暖系统热力保障(覆盖率≥95%)"。
未来展望
研究团队计划2024年开展无人机遥感组网观测,重点监测京津冀地区500米以下大气垂直运动特征(计划样本量≥10万组)。
(文献来源:李菡雷,2023,《小雪节气气候特征白皮书》,中国气象科学数据中心)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4142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