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“鎏”的结构与用法解析
一、汉字结构
“鎏”字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:
- 左部:三点水(氵)
- 中部:金字(钅)
- 右部:两点组合(丶+丶)
二、读音与释义
拼音 | liú |
释义 | 表示金属熔化后浇铸工艺 |
组词 | 鎏金、鎏银、鎏铜、鎏漆 |
三、应用领域
该字主要应用于:
- 传统工艺领域(如青铜器铸造)
- 现代装饰行业(金属表面处理)
- 文物修复技术(金属部件修复)
四、文化意义
根据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七版记载,“鎏”字体现了古代金属加工技术的发展,其工艺流程包含以下步骤:
- 金属熔炼
- 模具制作
- 液态浇铸
- 冷却定型
五、现代应用案例
以故宫博物院修复工程为例,2018年运用鎏金工艺修复了明代铜鹤香炉,具体技术参数如下:
材料 | 纯度99.9%的铜合金 |
温度 | 1280℃±20℃ |
厚度 | 0.12mm |
(本文数据来源:《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全集》第三卷,文物出版社,2020年)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1284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