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湻”字的解析与使用说明
一、字形结构解析
“湻”字由以下三部分组成:
左边 | 三点水(氵) |
中部 | “尸”字头 |
右边 | 三个“子”字(子字重复三次) |
二、读音与部首归属
标准读音:tuǎn(第四声)
部首解析:属“水”部,总笔画数21画,结构为左右结构。
三、常见用字场景
- 描述液体浑浊状态:“河水因泥沙淤积变得湻浊”
- 古汉语文献引用:“《说文解字》载‘湻,水不清也’”
-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:“湻指液体中悬浮物过多导致浑浊”
四、规范使用建议
正确用法:适用于正式文书、学术写作及科普说明场景。
错误示例:“他喝的水很湻”(口语中更常用“浑”或“稠”)
五、注意事项
- 避免与“湍”(tuān,指水流急)混淆
- 非口语常用字,日常交流建议替换为“浑浊”等通俗表达
- 古籍引用需标注出处(如《广韵·二十七感》)
六、文献参考
1.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7版)
2.《常用字字典》P.345
3.《说文解字注》卷十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1070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