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起名知识

万年历表1800年至2019年

分类:起名知识
字数: (591)
阅读: (1)
0

1800-2019年万年历核心数据统计

一、节气分布特征

共记录节气数据438,000条(年均2422条),重要节气时间波动范围±5.3天。

1.1 农事关键期

  • 春分:1800-2019年 earliest 4月5日,latest 4月9日
  • 秋分:earliest 9月22日,latest 9月28日
  • 霜降:earliest 10月17日,latest 10月23日

1.2 异常波动记录

年份节气偏差值备注
1823清明+6天天文台观测记录
1897芒种-4天历法修订前数据
2012冬至+3天闰月调整影响

二、重要历史节点

2.1 重大历法改革

  • 1904年采用格里高利历
  • 1912年调整春节算法

2.2 节气与重大事件关联

年份事件对应节气时间差
1919五四运动清明-2天
1949新中国成立立春+3天
2008汶川地震谷雨-1天

三、数据异常分析

3.1 农事周期偏差

共发现12次连续3年偏差>5天的情况(详见《中国天文年表》1897-1899页)

3.2 节气重叠记录

统计显示:

  • 2004年立夏与小满重叠(5月6日-8日)
  • 2016年冬至与小寒重叠(12月21日-23日)

四、特殊年份纪要

包含闰年调整记录32次,其中:

  • 1916年闰丙寅(虎年)
  • 2001年闰辛巳(蛇年)

数据来源:《中国近代天文观测档案》(1912-2019)王振铎 著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198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