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

七月为什么叫霜月

分类:传统文化
字数: (574)
阅读: (0)
0

七月为何被称为霜月?科学解析与历史渊源

一、气候特征与物候现象

七月被称为霜月,主要与气候特征相关。根据气象数据显示,我国大部分地区在7月下旬至8月间昼夜温差逐渐增大,部分地区会出现霜冻现象(《中国气候区划图集》2021年版)。以下为典型特征:

  • 北方地区:日均温降至0℃以下概率达35%
  • 高海拔地区:霜冻出现时间比低海拔早7-15天
  • 昼夜温差可达12-18℃

二、历史命名依据

朝代 七月称谓 文献出处
西汉 季夏 《礼记·月令》
唐代 霜月 《唐会要·月令》
清代 荷月 《清嘉录》

三、现代科学视角

当代气象学认为,霜月现象与以下因素相关(王振宇,2020):

  • 太阳辐射减弱导致地表热量散失
  • 冷空气南下频率增加
  • 植被进入休眠准备期

四、地理分布差异

霜冻出现区域具有明显地域特征:

  • 东北、西北地区:6月下旬开始
  • 华北地区:7月中旬
  • 长江流域:8月上旬
  • 华南地区:偶有9月出现

五、物候观测数据

2022年全国农业气象观测显示(中国气象局):

  • 霜冻面积达280万平方公里
  • 影响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比17.3%
  • 平均霜冻持续时间5.2天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193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