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

x线造影检查名词解释

分类:传统文化
字数: (532)
阅读: (0)
0

X线造影检查名词解释

1. X线造影检查原理

X线造影检查通过向人体特定部位注入造影剂,利用其与组织的密度差异进行显影的影像学方法。造影剂分为两种类型:

  • 阳性造影剂:密度高于组织(如碘对比剂)
  • 阴性造影剂:密度低于组织(如二氧化碳)

2. 常见检查类型

检查部位 常用造影剂 典型应用
消化道 泛影葡胺 消化道造影及病变定位
泌尿系统 碘海醇 肾盂输尿管造影
心血管系统 碘必利普 冠状动脉造影

3. 操作流程

3.1 术前准备

  • 碘过敏试验(阳性者禁用碘造影剂)
  • 禁食6-8小时
  • 签署知情同意书

3.2 操作规范

检查需在放射科医师监督下进行,包括:

  • 造影剂注射速率控制(通常2-3ml/s)
  • 影像采集时间(消化道检查约20-30分钟)
  • 压力监测(心血管检查需持续监测血压)

4. 注意事项

检查后需注意以下事项:

  • 观察30分钟无过敏反应
  • 24小时内避免驾驶等精细操作
  • 肾功能异常者需监测肌酐值

注:具体操作规范参照《临床放射学技术操作规范》2022版执行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1655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