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灾害纪实
事件概述
1966年3月8日5时47分,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发生7.2级地震(震源深度约11公里),震中烈度达Ⅷ度。这是新中国建立后首次7级以上地震,波及16省,造成1614人死亡,247,000人受伤,直接经济损失约3.2亿元(按当时币值计算)。
灾情统计
- 时间范围:主震持续约40秒,余震持续2个月
- 影响面积:半径300公里区域烈度≥Ⅵ度
- 人员伤亡:重灾区死亡人数占全国7.3%
指标 | 数据 |
震级 | 7.2级(中国地震局测定) |
烈度最高区 | 隆尧县(Ⅷ度) |
倒塌房屋 | 97万间 |
救灾措施
国务院成立国务院地震救灾委员会,调集12万名解放军和1.8万名专业队伍参与救援。采用预制板装配式建筑技术重建房屋,并首次引入人工降雨缓解震后旱情。
建筑破坏分析
文献引用:《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》记载:
- 传统建筑倒塌率92%
- 砖木结构破坏率78%
- 土坯房损毁率100%
后续影响
推动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(GBJ11-1965)颁布,建立国家地震监测台网。震区20年内新建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提升至Ⅶ度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1092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