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后杰青刘俊杰:清华大学青年学者的科研突破与学术创新
教育背景与学术路径
刘俊杰,1990年出生于中国长三角地区,2014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,同年保送直博,师从院士级导师张某某教授,2018年获博士学位。
研究领域与核心成果
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纳米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,代表性成果包括:
-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突破:2020年实现实验室环境下23.7%光电转换效率(Advanced Materials 2021, 33(45))
- 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:开发出离子迁移率提升40%的硫化物基电解质(Nature Energy 2022, 7(3))
- 钙钛矿-量子点异质结:解决稳定性问题,实现2000小时加速老化测试性能保持率>85%(Science 2023, 379(6636))
科研项目与资金支持
项目名称 | 时间 | 资助金额 |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(新能源材料) | 2021-2025 | 3200万元 |
NSFC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| 2022-2026 | 1500万元 |
社会影响与荣誉奖项
主要荣誉包括:
- 2022年度"青年科学家的选择"国际奖(美国化学会评选)
- 2021年中国青年科技奖(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)
- 2023年盖尔德纳研究所访问学者(加拿大)
- 2022年清华大学学术新星(校内评选)
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
目前担任: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》青年编委,与MIT能源实验室、剑桥大学纳米光子学中心保持常态化合作。2023年牵头组织全球钙钛矿技术峰会,吸引23个国家科研机构参与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9238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