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S店定损是否存在故意扩损行为?车主如何应对
一、常见扩损手段分析
部分车主反馈的定损争议多集中在以下方面:
- 重复计费:同一维修项目拆分多次收费(如划痕修复拆分为表面处理+底漆+面漆三部分)
- 虚报配件:使用非原厂件但标注原厂价格(依据《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》第十九条)
- 夸大损伤:将轻微碰撞判定为结构性损伤(需参考《机动车维修技术规范》GB/T 16786-2017)
二、车主应对策略
风险环节 | 应对措施 | 法律依据 |
---|---|---|
定损前 | 要求出示检测设备编号及操作人员资质 | 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二十六条 |
定损中 | 全程录像并留存书面确认单 | 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第十二条 |
维修后 | 对比维修前后4S店提供的技术参数 | 《机动车维修合同示范文本》GB/T 30323-2013 |
三、维权处理流程
- 向12315平台提交维修前后对比照片(需包含检测设备校准标识)
- 申请第三方机构复检(费用由责任方承担)
- 涉及金额超过5000元可依据《民事诉讼法》向法院起诉
建议车主在维修合同中明确约定:配件更换必须提供原厂防伪码,并要求在维修单上标注最终定价依据(包含材料清单、工时费明细、检测报告编号)。若遇强制消费行为,可依据《价格法》第十四条主张赔偿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7961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