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传统历法使用指南
一、基本概念
2021年传统历法(版本55)基于阳历与阴历的协调系统,包含24节气、月相变化及传统节日信息。本指南从科学角度解析历法应用。
二、使用指南
1. 日期对照表
公历日期 | 农历日期 | 节气/节日 |
---|---|---|
1月1日 | 腊月廿九 | 元旦 |
2月4日 | 正月初一 | 立春 |
5月5日 | 四月廿一 | 清明 |
7月22日 | 六月廿一 | 大暑 |
8月23日 | 七月廿二 | 秋分 |
2. 常用术语说明
- 宜忌标注:传统历法标注的"宜"与"忌"事项,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
- 节气周期:每15天为一个节气周期
- 月相变化:新月(初一)、满月(十五)等
三、注意事项
1. 禁忌事项
- 传统历法标注的"忌嫁娶"事项,建议结合现代婚恋观念
- 避免在"不宜动土"日期进行大型工程
- 注意"忌出行"提示与出行安全的关系
2. 科学应用
历法数据可作为农业、传统节日等领域的参考依据。例如:清明节气与气象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显示,该时段气温回升率达87.6%。
四、月份宜忌对照
月份 | 宜事项 | 忌事项 |
---|---|---|
正月 | 祭祀、婚嫁 | 动土、开市 |
二月 | 播种、安床 | 造屋、破土 |
三月 | 祭祀、求医 | 安葬、出行 |
四月 | 牧养、结网 | 开市、安葬 |
五、文献参考
数据来源:《2021年传统历法研究》(版本55修订版)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3476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