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
一、法律依据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1062条至第1081条,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;协议不成时由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和双方过错情况判决。
二、财产类型
- 可分割财产:房产、车辆、存款、股权等
- 不可分割财产:文物、祖传房屋等具有特殊性质的财产
三、分配原则
法院将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决:
- 财产来源及取得时间
- 双方贡献度(工作/抚育子女等)
- 是否存在隐藏转移财产行为
财产类型 | 处理方式 |
---|---|
婚后购买房产 | 按共同财产分割,可约定产权比例 |
婚前个人财产 | 原则上不分割,但有共同还贷部分需补偿 |
四、特殊案例
1. 婚内债务处理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064条,夫妻共同债务需共同签字或事后追认,超出部分由个人承担。
2. 离婚冷静期
2021年1月1日起实施,协议离婚需经过30日冷静期,逾期未办理视为撤回申请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证据收集:保存财产凭证、转账记录等
- 财产申报:离婚诉讼需书面申报财产
- 争议财产评估需委托专业机构
参考文献
-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婚姻家庭编
- 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<民法典>婚姻家庭编的解释(一)》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6165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