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开国十大上将简介
一、十大上将名单及基本信息
1955年9月27日,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向十大将授予军衔。他们分别是:
姓名 | 出生年份 | 主要功绩 | 所在战区 |
---|---|---|---|
朱德 | 1886 | 南昌起义总指挥、井冈山会战指挥官 | 中革军委主席 |
彭德怀 | 1898 | 平型关大捷、抗美援朝总指挥 |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|
林彪 | 1907 | 四平战役指挥官、中央军委副主席 |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 |
刘伯承 | 1892 | 长征先锋、邓小平首任主官 | 中原野战军司令员 |
贺龙 | 1896 | 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、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| 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 |
陈赓 | 1898 | 红军军医、抗美援朝副司令员 | 四野后勤部长 |
徐向前 | 1900 | 川陕根据地创建者、太岳军区司令员 | 太岳军区司令员 |
聂凤智 | 1910 | 孟良崮战役关键指挥官 | 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 |
罗荣桓 | 1907 | 政治工作制度化奠基人 | 西野政治部主任 |
许光达 | 1905 | 大别山战役总指挥、主动让衔典范 | 中原野战军参谋长 |
二、各战区上将分布情况
- 东北野战军:林彪、罗荣桓、陈赓
- 中原野战军:刘伯承、贺龙、许光达
- 华东野战军:粟裕(注:未列入十大将)、聂凤智
- 西北野战军:徐向前
- 西南军政委员会:贺龙、刘伯承
三、历史评价与传承
十大上将的平均年龄为39岁,最年轻者许光达仅50岁(1955年)。他们的军事思想被《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》列为核心参考文献。
其中彭德怀指挥的朝鲜战争歼敌37.6万人,占志愿军总歼敌数的60%(《抗美援朝战争史》第4卷)。
罗荣桓首创的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被写入《中国共产党历史》第2卷第7章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6155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