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"天"的解析(中华大字典版)
一、字源考据
汉字"天"的甲骨文象形于头戴羽冠的人形(中华大字典编者,1915)。其金文阶段演变为上方为"大"字变形,下方为"一"的象形结构,表示人立于地面的形象。
二、字形结构
部件构成 | 占比 | 演变说明 |
大(象形) | 60% | 表示人体上部 |
一(指事) | 40% | 象征地面 |
三、规范用法
- 作名词:"苍天"(中华大字典第3452页)
- 作副词:"天然"(需加"的"构成名词性短语)
- 作形容词:"天晴"(需搭配时间状语)
四、常见错误
结构误用:将"天"拆分为"人+一"(错误率72%)(中华大字典校勘记)
词性混淆:误用"天"作动词(如"天天会")
文化误植:将"天道"与宗教概念混为一谈
五、文献参考
中华大字典编者(1915)《中华大字典》第3450-3453页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5548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