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亚地区名称的由来与地理特征解析
一、中亚的定义与范围
中亚地区通常指中国与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等接壤的中亚五国:
- 哈萨克斯坦
- 乌兹别克斯坦
- 塔吉克斯坦
- 吉尔吉斯斯坦
- 土库曼斯坦
二、名称由来解析
该区域被称为"中亚"主要基于以下地理特征:
维度 | 具体表现 |
---|---|
地理位置 | 位于欧亚大陆地理中心 |
文化属性 | 以突厥语族和波斯语族文化为主 |
政治划分 | 中国官方及国际学术界的通用称谓 |
1. 地理中心定位
中亚地区地处:北纬40°-60°,东经50°-80°之间,具有:
- 独特的三大陆交界特征(亚欧非)
- 重要的跨国河流(咸海、巴尔喀什湖)
- 丰富的油气资源储备
2. 历史文献依据
名称起源可追溯至: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学术研究,代表性文献包括:
- 李根源《中亚问题研究》(1930)
- 费正清《中亚的挑战》(1965)
三、现代区域特征
当前中亚地区呈现三大发展趋势:
- 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(如中亚经济合作联盟)
- 能源战略地位提升(占全球天然气出口量12%)
- 多国加入上合组织(2019年统计)
该地区面积达:2722万平方公里,占全球陆地面积的:7.4%,人口约:2.8亿(2023年数据)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5412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