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兰武篆魁星楼:岭南古建筑艺术与历史见证
一、历史背景
武篆魁星楼位于广西东兰县武篆镇,始建于清光绪年间(1875-1908),由黄氏族人捐资建造,是广西现存规模较大的清代文峰塔代表。其名称取自"魁星点斗"之意,象征对文运昌盛的祈愿。
1.1 建造背景
- 清光绪十年(1884)动工
- 历时三年完成主体结构
- 1932年遭遇雷击损毁部分塔刹
二、建筑特色
2.1 结构体系
层数 | 高程(米) | 功能 |
底座 | 8.5 | 基座承重 |
主体 | 22.3 | 观景平台 |
塔顶 | 25.8 | 避雷装置 |
2.2 装饰艺术
主体采用青砖砌筑,表面以糯米灰浆勾缝。现存砖雕72幅,题材包括《论语》《孟子》节选及吉祥图案,其中"松鹤延年"砖雕长1.2米,宽0.8米,人物造型栩栩如生。
三、保护现状
2016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当前保护措施包括:
- 结构加固:采用碳纤维布包裹8处裂缝
- 环境整治:清除周边30亩杂树
- 数字化建档:黄文秀团队完成三维激光扫描
3.1 参观信息
- 地址:广西东兰县武篆镇文化路
- 开放时间:08:00-17:30(周一闭馆)
- 交通方式:建议自驾,距县府所在地8公里
四、学术研究
据《广西文物志》(广西人民出版社,2018)记载,该建筑现存清代碑刻3方,其中"文峰塔重修记"碑文记载捐资者达217户。2019年广西大学建筑学院完成结构安全评估报告,确认主体结构安全系数达1.2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3939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