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子日的天文历法解析
干支纪日的基本构成
丙子日是传统干支纪日法中的特定组合,由天干"丙"与地支"子"构成。
- 天干"丙"代表太阳运行至黄道120度的位置
- 地支"子"对应黄道0度(春分点)的起始位置
天文历法意义
丙子日具有特殊的天文意义:
观测时间 | 天体位置 | 历法特征 |
---|---|---|
每年公历3月20日前后 | 太阳黄经0°至15° | 春季开始节点 |
每年公历10月23日前后 | 太阳黄经180°至195° | 秋季过渡节点 |
现代科学应用
丙子日在当代主要应用于:
- 气象观测周期划分
- 农业物候期研究
- 天文台站观测安排
相关文献:《周易·系辞》对干支系统的论述,《中国天文历法史》对黄道坐标的记载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3863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