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计算基础原理及关键技术
1. 量子比特与叠加态
量子计算的核心单元是量子比特(qubit),其状态可表示为
α|0⟩ + β|1⟩(α² + β² = 1),通过叠加态实现并行计算。
2. 量子门操作
- Hadamard门:创建叠加态
- CNOT门:实现量子纠缠
门类型 | 作用 | 数学表示 |
Pauli-X | 量子翻转 | [[0 1],[1 0]] |
CZ门 | 控制-纠缠 | [[1 0 0 0],[0 1 0 0],[0 0 1 0],[0 0 0 Z]] |
3. 量子算法
3.1 量子傅里叶变换
用于周期性信号分析,时间复杂度为O(n)
3.2 Shor算法
分解大整数:将指数级时间复杂度优化至多项式级
4. 实现技术对比
技术类型 | 代表方案 | 量子比特数 | 纠错能力 |
超导量子 | IBM Quantum | 433 | 逻辑量子比特 |
离子阱 | Google Sycamore | 72 | 物理量子比特 |
(文献:[1] Nielsen M A, Chuang I L. Quantum computing and quantum information. 2010.]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3013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