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起名知识

不名一钱

分类:起名知识
字数: (447)
阅读: (1)
0

关于"不名一钱"的历史经济分析

概念起源与历史背景

“不名一钱”是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中的特殊现象,最早见于《汉书·食货志》记载。该政策主要存在于

  • 西汉末年(公元前8年)
  • 东汉建武中元二年(公元57年)
  • 唐代贞观年间(公元627年)

等特定历史时期,其核心是

禁止民间流通铜钱,改用布帛、谷物等实物货币交易。

主要经济措施

实施阶段 政策内容 执行效果
西汉末 民间交易禁用铜钱 引发商人囤积居奇
东汉建武 设立太常钱官统一发行 缓解通货膨胀
唐代贞观 实行“两税法”配套措施 促进农业经济

现代启示

该政策对当代经济治理具有三点借鉴意义:

  1. 货币政策需与实体经济协调
  2. 货币发行应建立科学评估体系
  3. 危机时期需保留实物交易渠道

相关研究文献包括《中国古代货币政策演变》(王福生著)、《汉唐经济制度比较研究》(李培林著)等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25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