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级必读名人故事:探索科学家与艺术家的成长之路
爱迪生的发明精神
托马斯·爱迪生(1847-1931)是美国著名发明家,一生获得1093项专利。他通过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的信念,成功研制了电灯、留声机等。在《爱迪生传》中记载,他为了测试灯丝材料,曾用1600多种植物纤维进行实验。
- 12岁开始自制电报机
- 26岁创办门洛帕克实验室
- 晚年仍坚持每天工作16小时
居里夫人的科学探索
玛丽·居里(1867-1934)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,她在《居里夫人传》中记载了发现镭元素的过程:通过400吨沥青铀矿渣提炼,最终分离出0.1克纯镭。她的研究为放射性科学奠定了基础。
时间 | 成就 | 意义 |
---|---|---|
1903年 | 与丈夫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| 首次证实原子可分割 |
1911年 | 发现原子结构模型 | 建立现代原子理论 |
名人共同特点
这些科学家都具备“持续专注”和“实践验证”的品质。例如爱迪生坚持实验记录,居里夫人每天工作14小时,达芬奇笔记中记载了13,000页观察记录(见《达芬奇手稿集》)。
达芬奇的多才多艺
列奥纳多·达·芬奇(1452-1519)不仅是艺术家,还是工程师和科学家。他在《蒙娜丽莎》中运用的渐隐法,结合了空气透视原理。其笔记中包含飞行器设计、水利工程等20个科学领域的构想(引自《达芬奇科学笔记》)。
- 16岁绘制《维特鲁威人》人体比例图
- 设计可调节水坝系统
- 解剖30多具尸体研究人体结构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0927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