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间顺序与关键数据
一、辽沈战役(1948年9月12日-11月2日)
核心信息
- 参战方:东北野战军(解放军) vs 国民党军东北“剿总”
- 主要指挥官:林彪、罗荣桓(解放军);杜聿明(国民党)
- 关键数据: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
时间轴
9月12日 | 东北野战军发起总攻 |
10月1日 | 占领锦州切断国民党军退路 |
11月2日 | 控制东北全境 |
二、淮海战役(1948年11月6日-1949年1月10日)
核心信息
- 参战方:中原野战军、华东野战军(解放军) vs 国民党军徐州“剿总”
- 主要指挥官:刘伯承、粟裕(解放军);杜聿明(国民党)
- 关键数据: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
阶段划分
- 11月6日:双堆集战役包围国民党军
- 12月4日:陈官庄战役全歼被围国民党军
- 1949年1月10日:战役结束
三、平津战役(1948年11月29日-1949年1月31日)
关键节点
- 11月29日:东北野战军包围天津
- 12月23日:北平和平解放
- 1月31日:天津正式解放
战略意义
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54万余人,使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为全面进攻,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。
综合对比
战役 | 时间 | 歼敌数量 | 解放区域 |
---|---|---|---|
辽沈 | 1948.9-11 | 47万 | 东北全境 |
淮海 | 1948.11-1949.1 | 55万 | 华东、中原 |
平津 | 1948.11-1949.1 | 52万 | 华北 |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20731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