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年历60甲子对照表解析
一、历史背景
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采用60年一循环的甲子周期,由10天干(甲、乙、丙…癸)与12地支(子、丑、寅…亥)组合而成。
二、基本结构
- 每列代表一个完整的天干地支组合
- 每行包含5个连续年份的完整周期
天干 | 地支 | 对应年份 |
---|---|---|
甲 | 子 | 1984 |
乙 | 丑 | 1985 |
丙 | 寅 | 1986 |
丁 | 卯 | 1987 |
戊 | 辰 | 1988 |
己 | 巳 | 1989 |
庚 | 午 | 1990 |
辛 | 未 | 1991 |
壬 | 申 | 1992 |
癸 | 酉 | 1993 |
甲 | 戌 | 1994 |
乙 | 亥 | 1995 |
丙 | 子 | 1996 |
丁 | 丑 | 1997 |
戊 | 寅 | 1998 |
己 | 卯 | 1999 |
庚 | 辰 | 2000 |
辛 | 巳 | 2001 |
壬 | 午 | 2002 |
癸 | 未 | 2003 |
甲 | 申 | 2004 |
乙 | 酉 | 2005 |
丙 | 戌 | 2006 |
丁 | 亥 | 2007 |
戊 | 子 | 2008 |
己 | 丑 | 2009 |
庚 | 寅 | 2010 |
辛 | 卯 | 2011 |
壬 | 辰 | 2012 |
癸 | 巳 | 2013 |
甲 | 午 | 2014 |
乙 | 未 | 2015 |
丙 | 申 | 2016 |
丁 | 酉 | 2017 |
戊 | 戌 | 2018 |
己 | 亥 | 2019 |
庚 | 子 | 2020 |
辛 | 丑 | 2021 |
壬 | 寅 | 2022 |
癸 | 卯 | 2023 |
甲 | 辰 | 2024 |
乙 | 巳 | 2025 |
丙 | 午 | 2026 |
丁 | 未 | 2027 |
戊 | 申 | 2028 |
己 | 酉 | 2029 |
庚 | 戌 | 2030 |
辛 | 亥 | 2031 |
壬 | 子 | 2032 |
癸 | 丑 | 2033 |
甲 | 寅 | 2034 |
乙 | 卯 | 2035 |
丙 | 辰 | 2036 |
丁 | 巳 | 2037 |
戊 | 午 | 2038 |
己 | 未 | 2039 |
庚 | 申 | 2040 |
辛 | 酉 | 2041 |
壬 | 戌 | 2042 |
癸 | 亥 | 2043 |
三、应用场景
- 历史研究中的年代标注
- 古籍文献的纪年对照
- 传统节日与干支周期的关联分析
四、注意事项
1. 干支纪年属于历史纪年法范畴
2. 现代日期计算需结合公历系统
3. 避免将天干地支与吉凶预言混淆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19699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