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方案
一、总体目标
以2025年为阶段性目标,实现黄河干流重点段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,水生态功能显著提升,流域综合治理体系初步完善。
二、重点任务
1. 水源保护工程
- 饮用水源地保护:划定禁采区、限采区,2024年前完成30处水源地隔离防护
- 农业面源治理:推广测土配方施肥,2026年前实现流域内化肥利用率提升至42%以上
2. 污染治理措施
污染类型 | 治理重点 | 完成时限 |
---|---|---|
工业废水 | 建设在线监测平台,重点管控10个高污染行业 | 2024年底 |
生活污水 | 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| 2025年中期 |
3. 生态修复工程
实施"三北"防护林提升工程,2027年前完成流域内退化湿地修复5000公顷。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,明确资金分配比例(省际:6:4)。
三、责任分工
- 水利部门:负责水情监测与调度,每季度发布水质通报
- 环保部门:监督排污企业,实施"黑名单"制度
- 农业部门:推广节水灌溉技术,2025年前建成200万亩高标准农田
四、监督考核
建立"双随机一公开"督查机制,将治理成效与地方环保督察挂钩。实行年度考核,考核结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。
五、预期成效
通过五年治理,流域内鱼类种群数量增加40%,水生植物覆盖率提升至65%,公众满意度达到85%以上(数据来源: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规划(2021-2035)》)。
参考文献
- 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》国务院,2019
- 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评估报告》生态环境部,2022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18580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