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toshop一级调色与二级调色核心差异解析
一、调色原理对比
一级调色(基础层调整)作用于所有像素,通过全局参数改变色彩分布。
二级调色(局部调整)基于智能对象或蒙版,实现精准区域控制。
二、核心参数差异
一级调色参数 | 二级调色参数 |
曲线(Curves) | 色阶(Levels) |
色彩平衡(Color Balance) | 颜色查找(Color Lookup) |
曝光度(Exposure) | 匹配颜色(Match Color) |
三、操作流程对比
1. 一级调色标准流程
- 创建新调整图层(Curves/Levels)
- 全局参数调整(曲线:RGB通道)
- 应用全局色温统一
2. 二级调色标准流程
- 复制图层创建智能对象
- 添加局部调整图层(颜色查找/蒙版)
- 通过蒙版控制应用范围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
1. 一级调色适用场景
- 全片场色彩基调统一
- 基础曝光/对比度修正
- 跨设备色彩标准化
2. 二级调色适用场景
- 特定区域色彩强化(如产品特写)
- 局部色调偏移(如不同服装色差)
- 创意色彩局部叠加(如滤镜效果)
五、参数调整注意事项
一级调色需注意参数叠加逻辑,建议从基础曲线开始调整
二级调色必须使用智能对象,确保可编辑性
推荐参数组合:一级:曲线+色阶+曝光度(占比60%)二级:颜色查找+蒙版(占比40%)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12896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