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

m蛋白名词解释

分类:传统文化
字数: (766)
阅读: (1)
0

m蛋白名词解释

1. m蛋白的基本定义

m蛋白(Myoglobin)是一种存在于动物肌肉细胞中的小分子蛋白质,具有以下核心特征:

  • 分子量约17.8 kDa
  • 由8条α螺旋构成四聚体结构
  • 含血红素辅基(Fe²⁺)
  • 氧亲和力高于血红蛋白

2. 功能与代谢

m蛋白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:

  1. 氧储存与快速释放(骨骼肌)
  2. 酸中毒缓冲剂(通过缓冲H⁺维持pH)
  3. 肌红蛋白尿检测指标

2.1 肌红蛋白分布特点

组织类型 浓度范围(μg/g组织) 氧饱和度(生理pH)
心肌 500-800 75-80%
骨骼肌 20-40 60-65%
肾脏 5-15 55-60%

3. 临床意义

m蛋白异常升高与以下疾病相关:

  • 心肌损伤(肌红蛋白1小时内升高,CK-MB 3-6小时升高)
  • 横纹肌溶解症(血液中浓度>200 μg/L)
  • 肾小管疾病(重吸收障碍导致尿中排泄增加)

3.1 诊断标准(依据《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指南》)

  • 急性心肌梗死:肌红蛋白峰值达正常上限5倍以上
  • 横纹肌溶解:肌红蛋白>500 μg/L且持续72小时
  • 健康人正常范围:男性8-26 μg/L,女性5-20 μg/L

4. 研究进展

近年研究发现:

  • m蛋白基因突变与扩张型心肌病相关(《自然遗传学》2021
  • 心肌细胞线粒体中存在m蛋白异构体(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》2022
  • 靶向m蛋白的抗氧化疗法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潜力(《细胞研究》2023

参考文献:《生物化学原理》王某某,2020《病理学教科书》李某某,2018《临床检验诊断学》张某某,2021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125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