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(1368-1644)历史与文化概览
一、基本概况
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,由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。其国祚276年,历经16位皇帝,都城位于今南京(洪武至永乐迁都北京)。
二、政治制度
1. 皇权集中
废丞相设司礼监:1420年朱棣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,由司礼监掌握宦官实权。
2. 地方治理
- 省制:划分为13省(如南直隶、承天府等)
- 巡抚:1410年设都察院分司,加强地方监察
三、经济成就
1. 农业发展
主要作物 | 种植面积占比 |
水稻 | 40%-50% |
小麦 | 30%-40% |
2. 手工业
景德镇瓷器:1445年《天工开物》记载"陶器之利甲于天下"。
四、科技文化
1. 科学技术
- 《永乐大典》:22382卷类书,1449年编修完成
- 郑和航海:1405-1433年七下西洋
2. 思想学术
王阳明心学:1508年提出"心即理"理论体系。
五、对外交流
1. 朝贡体系
1403-1662年间共接受朝贡4700余次(数据来源:《明实录》)。
2. 跨境贸易
-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:1553年确立朝贡与通商结合模式
六、历史评价
黄仁宇《万历十五年》指出:"明代制度设计完美,执行严重衰减"。
(本文主要参考文献:《明史》《万历十五年》《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》)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厦门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beforetime.org/post-12417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