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人格的那些刑法是谁写的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3

第五人格的刑法是谁写的?这事得从三年前那杯咖啡说起
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跳动的03:27,突然想起上周打排位时遇到的"囚徒"玩家——那家伙边修机边在公屏发刑法条文,搞得我们全队头皮发麻。这破事让我突然好奇:游戏里那些让人后背发凉的刑法描述,到底是谁写的?

一、藏在角色推演里的法律暗线

记得2019年春天,网易的美术总监在采访里提过一嘴:"我们给律师角色做推演任务时,专门请人校对了《大清律例》。"这话当时没人在意,直到后来玩家发现游戏里至少藏着七种不同时代的法律文本

  • 律师日记里的《1906年刑事诉讼律草案》
  • 红教堂地图墙上的《法国刑法典》残页
  • 疯人院病历本夹带的《精神卫生法》节选

最绝的是去年更新的"二十六号守卫",它的技能描述直接引用了《监狱法》第47条,连标点符号都没改。我翻资料时发现,这段文字和1994年法律出版社的版本完全一致。

第五人格的那些刑法是谁写的

二、那个总在凌晨提交文本的"幽灵编剧"

问过三个在网易干过的朋友,得到个有意思的线索:游戏早期版本的法律文本,都来自某个代号"L"的文案。这哥们白天在律所上班,晚上给游戏写案子,有次交稿时不小心把某明星离婚案的证据清单也打包发了过来——这事后来成了项目组着名的午夜惊魂故事。

角色 法律依据 真实度验证
律师 《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》 与1906年奏折底稿吻合
囚徒 《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》 2018年司法部修订版

现在游戏里的刑法文本更像拼贴画:前年更新的"心理学家"技能说明,明显能看出华东政法大学某篇论文的痕迹;而今年初的"哭泣小丑"剧情,则混搭了意大利1921年的《马戏团管理条例》。

2.1 玩家发现的文本彩蛋

去年有个叫"法外狂徒张三"的玩家(这ID就很有灵性),在拆包时发现未公开的文本里藏着段手写体注释:"参考1932年上海特区法院第147号判决书,但别全抄,原告名字记得改掉。"

三、当游戏策划遇上法学教授

2020年9月的更新公告最后,藏着行小字:"特别感谢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"。后来才知道,当时有个实习生把《犯罪心理学》课程作业直接塞进了"噩梦"的角色设定里,被玩家发现漏洞百出。项目组只好临时请专家救场,结果教授们改着改着,反而加进去更多真实案例。

现在游戏里最细思极恐的细节,是疯人院地图的墙上用铅笔写着:

  • "第3条 电击治疗需经家属签字"
  • "第7条 约束带使用不超过4小时"

这根本不是游戏设定,直接照搬了某省2016年精神卫生机构督查标准。我查资料时手都在抖——这些条款在现实中被违反的次数,可能比游戏里监管者攻击幸存者的次数还多。

窗外的鸟开始叫了,屏幕右下角显示05:49。想起昨天用新角色"教授"打排位时,他的台词里突然冒出句"根据《人体轻伤鉴定标准》第二条...",吓得我电机都没修完就翻窗逃跑。这游戏最可怕的从来不是屠夫,是那些藏在技能描述里的、真实世界运行过的规则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