婺剧戏迷活动:婺剧的经典剧目有哪些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婺剧戏迷必看:这些经典剧目你都会唱吗

周末去金华古子城闲逛时,总能在八咏楼下遇到几位老戏迷。他们捧着保温杯,围坐在青石板上热烈讨论:"昨天兰溪剧团演的《断桥》真过瘾,文戏武做就是带劲!"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华人,听着这些夹杂着吴语尾音的讨论,忍不住想给外地朋友说道说道咱们婺剧的看家剧目。

一、百年戏台常青树

婺剧老艺人常说"十八本老戏打天下",说的是《槐荫记》《白蛇传》《玉麒麟》这些从明清传奇演变而来的骨子老戏。在浦江县的古戏台上,至今还能看到光绪年间留下的《合珠记》戏文彩绘。

婺剧戏迷活动:婺剧的经典剧目有哪些

1. 文戏武做的《断桥》

这出源自《白蛇传》的折子戏,堪称婺剧"教科书"。白娘子和小青的蛇步踩着锣鼓点进退,许仙的抢背绝活能连翻七个跟斗。1954年进京演出时,梅兰芳先生看完直夸"这才是真正的民间艺术"。

  • 代表唱段:"西湖山水还依旧"(乱弹腔)
  • 必备行当:白蛇(正旦)、许仙(小生)、小青(武旦)

2. 唱做并重的《孙膑与庞涓》

婺剧戏迷活动:婺剧的经典剧目有哪些

这出文武老生戏里藏着婺剧独有的十三种甩发技巧。记得有次在武义县看戏,孙膑受刑时那个鲤鱼打挺甩发,把前排观众惊得直拍大腿。

剧目首演年代核心冲突艺术特色
《断桥》清乾隆年间人妖殊途文戏武做、三节棍绝技
《孙膑与庞涓》民国初年同门相残甩发功、武打套路
《双阳公主》1962年民族融合刀马旦唱腔、翎子功

二、新编戏也有老味道

去年重阳节,陪着爷爷奶奶看浙江婺剧团的新编历史剧《宫锦袍》。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君臣对唱,用的是改良后的滩簧调,既保留了糯米的绵软,又添了黄酒的醇厚。

1. 现代戏《红灯记》

别看是移植剧目,婺剧版的铁梅姑娘甩辫子、提红灯的身段,可比其他剧种多了几分江南女子的灵巧。李玉和就义前那段二凡流水板,听得台下老戏迷直抹眼泪。

2. 神话剧《白蛇前传》

这个版本大胆加入空中飞人特技,白娘子盗仙草时在观众头顶飘过的场景,成了年轻人朋友圈的打卡热点。不过老观众更爱听"千年修炼"那段原汁原味的三五七唱腔。

婺剧戏迷活动:婺剧的经典剧目有哪些

三、戏匣子里的传家宝

外婆的樟木箱底压着本泛黄的《婺剧常用曲牌集》,里头用毛笔工整记着三百六十多个曲牌。现在年轻演员排《牡丹对课》,还得照着这本"秘籍"练芦花调的转音技巧。

走在金华古街的石板路上,茶馆里飘出《僧尼会》的唢呐声。穿蓝布衫的老掌柜边擦桌子边哼着:"小和尚下山去化斋,老和尚有交代..."这咿咿呀呀的调子,陪着婺江水淌过了六百个春秋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