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中秋活动中有哪些合作模式
爱中秋活动中有哪些合作模式?这5种玩法企业都在用
秋意渐浓的早晨,楼下超市已经摆满月饼礼盒。张姐边挑月饼边跟我唠嗑:"今年单位中秋要给客户送定制月饼,听说要和网红茶饮联名呢。"这让我想起,中秋节这个流淌着团圆暖意的传统节日,正成为品牌们各显神通的竞技场。
一、品牌为什么抢着过中秋?
艾瑞咨询《2023节日营销报告》显示,中秋相关话题在节前30天搜索量增长280%,企业营销预算向传统节日倾斜已成趋势。究其原因,中秋自带的三个属性让企业难以抗拒:
- 情感浓度高:团圆、感恩等普世情感易引发共鸣
- 消费场景多
- 文化包容性强:从月饼到非遗技艺都可作为载体
二、5大热门合作模式拆解
1. 品牌联名:1+1>2的化学反应
去年中秋,星巴克与故宫文创推出的"玉兔揽月"礼盒就是个典型案例。故宫IP赋予文化厚重感,星巴克带来年轻化表达,礼盒上线3天就售罄。
合作类型 | 代表案例 | 传播指数 | 数据来源 |
老字号x新消费 | 广州酒家x喜茶 | 微博话题1.2亿 | 易观分析 |
国际品牌x本土IP | 哈根达斯x敦煌博物馆 | 抖音播放量8000万+ | 巨量算数 |
2. 线上线下:打造沉浸式体验
上海某商场去年做的"月下灯会"就很巧妙:线上预约领取汉服,线下参与猜灯谜赢优惠券。活动期间商场客流同比提升45%,连带销售增长28%。
3. 公益合作:商业向善的温度
某食品企业连续3年在中秋期间开展"一个月饼的旅程"活动,每售出1盒就捐赠留守儿童助学基金。这种模式既提升品牌美誉度,又创造持续传播点。
4. KOL矩阵:精准触达目标群体
- 美食博主测评月饼礼盒
- 亲子类达人拍摄DIY花灯教程
- 传统文化博主解读中秋习俗
5. 跨界资源置换:轻资产撬动大流量
某新锐白酒品牌与网约车平台合作,在中秋叫车有机会获得"月光宝盒"——内含定制酒具和打车优惠券。这种资源互换模式特别适合预算有限的中小企业。
三、合作要注意的三个坑
隔壁王总去年中秋吃了亏:找网红推广月饼,结果发现对方粉丝都是机器粉。这里提醒大家注意:
- 避免文化符号的滥用(某品牌"麻辣小龙虾月饼"就引发争议)
- 合作方调性匹配度要提前评估
- 活动周期不宜过短(建议提前1个月启动)
晚风送来糖炒栗子的香气,社区里的中秋灯饰已经亮起来了。看着孩子们提着玉兔灯跑来跑去,突然觉得,好的商业合作就像这月光,既要照亮别人,也要温暖自己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