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员七一活动回顾与展望
党员七一活动那些年我们走过的路
七月的阳光穿过梧桐叶隙,在社区党建宣传栏上洒下斑驳光影。望着今年新张贴的「永远跟党走」主题手抄报,老张扶了扶眼镜,忽然想起十年前自己第一次组织七一活动的场景。那时准备的横幅还是手写的,如今电子屏上的动态海报已经能实时更新活动数据。
一、今年七一活动的三个新气象
在基层工作十五年的李书记常说:「搞活动就像包饺子,面和馅儿都得新鲜。」今年各党支部的创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:
- 沉浸式党课:开发区党委把会议室改造成「时光长廊」,用VR技术带党员重走长征路
- 跨代际对话:90后党员与50后老党员结对,用短视频记录「我眼中的故事」
- 服务积分制:参与社区治理可兑换学习资源,这个月已有200+党员兑换了线上党课
活动类型 | 2019年参与度 | 2023年参与度 | 数据来源 |
理论学习 | 68% | 92% | 《基层党建年度报告》 |
志愿服务 | 45小时/人 | 82小时/人 | 组织部公示数据 |
1. 从会议室到菜市场的党课
记得三伏天里,菜市场的王大姐边择豆角边说:「现在听党课都不用请假,手机扫二维码就能学。」今年全区推广的「15分钟微课堂」,把党的创新理论编成顺口溜,菜场摊主们休息时都在传唱。
2. 老党员的新技能
72岁的陈奶奶现在能熟练使用党建APP签到,她笑称:「我这双纳过千层底的手,现在能在云端过组织生活。」像她这样的银发学员,各社区平均新增30%,有些还当起了直播间的党史讲解员。
二、十年对比:变与不变的温度
翻开发黄的记事本,2013年的活动记录还带着圆珠笔的油墨香。那时的「五个一工程」简单质朴:
- 走访一户困难群众
- 重温一次入党誓词
- 观看一部红色电影
如今在智慧党建系统里,能看到更立体的数据图谱。但有些东西始终没变——比如每次活动后,党员们自发留在现场收拾桌椅的身影,比如流动党员寄回来的手写思想汇报,比如暴雨天依然准时到场的白发老者。
对比维度 | 十年前 | 现今 |
活动通知方式 | 电话+公告栏 | 钉钉+智能短信 |
学习资料载体 | 纸质手册 | 有声书+电子书 |
三、街角巷尾的红色印记
傍晚的社区广场,跳广场舞的阿姨们随身携带的红色小音箱,正在播放《没有就没有新中国》的电子混音版。奶茶店的00后店员小王,胸前的和潮流项链搭配得毫不违和。
这些鲜活的场景让人想起区委书记常说的那句话:「党建工作要像春雨,既要润物细无声,又要让万物生光辉。」从扶贫车间的党员示范岗,到跨境电商园的红色直播间,党的旗帜始终飘扬在时代前沿。
晚风送来槐花的清香,社区电子屏正滚动播放着党员们自拍的微视频。镜头里,幼儿园小朋友用稚嫩的声音唱着新编的拍手歌:「你拍一我拍一,党的故事要牢记...」这歌声穿过初夏的暮色,飘向更远的街道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