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饮淡季活动:如何通过节日主题活动吸引顾客
餐饮淡季破局指南:用节日主题点燃顾客热情
八月的午后,后厨王师傅擦着汗嘀咕:"这鬼天气,客人比锅里的油花还少。"收银台的李姐翻着账本直摇头。餐饮淡季就像梅雨季,湿哒哒黏糊糊的让人提不起劲。但你看转角那家火锅店,明明大热天却排着队——他们刚推出的"泼水节冰火宴",把傣族节日和火锅吃法嫁接得妙极了。
一、选对节日就是选对流量密码
去年中秋,某连锁餐厅推出"月球漫游宴",把包间改造成太空舱,服务员戴着兔耳发箍送餐。美团数据显示,该活动使晚市翻台率提升210%。节日的魔力在于自带情绪价值,就像给顾客心里装了磁铁。
1.1 传统节日新玩法
- 春节变装秀:杭州某私房菜推出"唐风年夜饭",提供汉服租赁和古风拍照服务
- 清明青团宴:上海老字号创新咸蛋黄肉松、马兰头香干两种新馅料,搭配艾草拿铁
1.2 小众节日挖金矿
国际饺子日(9月26日)这天,沈阳某饺子馆举办"盲盒包饺赛",顾客用随机馅料包饺子,最丑的三个饺子能免单。当天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500万次。
节日类型 | 参与成本 | 传播指数 | 数据来源 |
---|---|---|---|
传统节气 | 中等 | ★★★☆☆ | 《中国餐饮报告2023》 |
网络造节 | 较低 | ★★★★☆ |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 |
民族文化节 | 较高 | ★★★★★ | 美团到店餐饮研究 |
二、活动设计要有烟火气
记得去年冬至,小区门口羊肉汤馆支起炭炉,让客人自己烤棉花糖。白烟混着焦香,大人小孩都举着手机拍短视频。这种可参与的仪式感,才是留住客人的关键。
2.1 五感沉浸式体验
- 视觉:端午节用粽叶装饰吊灯,服务生腰间挂香囊
- 听觉:圣诞节播放定制版《恭喜发财》爵士改编曲
- 嗅觉:腊八节在等位区熬制八宝粥,免费赠饮
2.2 爆款套餐公式
武汉某网红餐厅的七夕套餐包含:双味牛排(寓意阴阳调和)、分子料理版的"红豆相思汤"、DIY情侣手印相框。据饿了么数据,该套餐预订量是日常的3.7倍。
三、四个实战案例拆解
老张的牛肉面馆去年儿童节搞"带爸爸吃饭打5折",要求父亲必须穿卡通T恤到场。这个反套路策划让门店登上本地热搜榜,当月亲子客群占比从12%飙升到41%。
3.1 节气美食实验室
惊蛰时节,成都某创意菜餐厅推出"春雷醒味套餐":
- 前菜:芥末秋葵拌蛰头(模拟春雷惊醒味觉)
- 主菜:铁板蒜香春笋(现场炙烤制造声响)
- 甜品:抹茶慕斯配跳跳糖(舌尖上的"惊蛰")
3.2 节日周边经济学
广州茶楼在中秋推出迷你月饼叉烧包,单个售价8.8元。这种"可以吃的纪念品"日均外带量达2000个,相当于多开3个收银窗口的营收。
餐饮江湖没有真正的淡季,只有还没点燃的节日烟火。当你在火锅里煮汤圆,在月饼里包麻小,在等位区办剪纸比赛,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在长出新的故事。那些推门进来的顾客,何尝不是在寻找生活中的小庆典呢?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