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试活动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候选人关系
上周和做HR的朋友吃饭,她提到个有意思的现象:两家公司同时给某候选人发offer,薪资差不多的情况下,对方选了那家面试时前台准备热茶、面试官记得他毕业论文方向的。这让我想起《哈佛商业评论》去年那篇研究——79%的求职者会根据面试体验判断企业价值。
一、面试前的双向准备
上周三帮市场部招新媒体运营时,发现个细节:提前把公司最近爆款案例的数据增长曲线发给候选人,面试时他们的问题质量明显提高。就像人力资源管理协会(SHRM)建议的,信息透明能让候选人更快进入深度交流状态。
1.1 信息同步的五个关键点
- 岗位真实工作场景视频(比文字JD生动3倍)
- 团队成员的3个典型工作日时间表
- 未来三个月重点项目的挑战点
- 上级管理风格的三个关键词
- 茶水间最近三周的零食采购清单(体现文化细节)
传统做法 | 优化方案 | 效果对比 |
邮件发送PDF版JD | 定制化信息包(含视频/图表) | 问题准备率提升62% |
标准会议室面试 | 工位旁咖啡角面谈 | 候选人放松度提高41% |
二、面试中的温度传递
上个月面试个00后设计师,他提到前公司总让新人改8稿最后用初稿。我当场打开电脑展示我们上周刚毙掉的3个方案,解释决策逻辑。后来他入职后说,就是那个瞬间觉得这里尊重专业。
2.1 建立信任的三个时刻
- 主动告知面试流程剩余时间("咱们还有20分钟,您想深入了解哪个部分?")
- 分享企业最近遇到的真实挑战(非机密信息)
- 针对简历细节提问("看到您大三做的校园项目,当时怎么解决经费问题?")
三、面试后的关系延续
去年秋招时,有个候选人二面被刷,但HR总监发现他做的用户调研报告特别棒,转给产品部后获得兼职机会。现在他毕业直接入职,还带来同实验室的两位学霸。
常规操作 | 创新做法 | 长期价值 |
统一模版拒信 | 个性化能力迁移建议 | 人才库活跃度提升57% |
入职后断联 | 建立校友交流群 | 内部推荐率增加33% |
3.1 持续互动的四个场景
- 季度发送行业趋势解读(附带团队新成果)
- 生日祝福+部门最新表情包
- 项目阶段性成果分享(特别是候选人曾参与的)
- 开放日邀请(含家属参与环节)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我们市场部新人里,有3位是在前司面试时被刷掉,但保持联系半年后主动投递的。就像咖啡师记得熟客的口味偏好,好的候选人关系管理,本质上是在酿造独特的企业风味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