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瑾的第三个技能三国杀
诸葛瑾的第三个技能"缓释"到底该怎么用?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三国杀界面,手里攥着诸葛瑾的武将牌。这已经是今晚第三把用他了,但那个该死的第三个技能"缓释"还是用得稀烂——要么发动时机不对,要么直接忘了用。气得我猛灌了口冰可乐,决定彻底搞明白这个技能到底该怎么玩。
先得知道技能原文怎么说
根据《三国杀》官方2023年标准版规则,诸葛瑾的三个技能分别是:
- 弘援:出牌阶段限一次,你可以交给一名其他角色一张手牌
- 明哲:当你成为其他角色使用【杀】或普通锦囊牌的目标后,你可以展示一张手牌
- 缓释(重点来了):当一名角色于其出牌阶段内使用第二张牌时,你可以弃置一张手牌,令此牌无效
看到没?这个"缓释"的触发条件特别刁钻——必须是在别人出牌阶段的第二张牌。我前几次就是没抓住这个关键点,老想着等人家出第三张、第四张牌时发动,结果系统根本不让我点技能按钮。
实战中的三大使用场景
上周线下赛时,亲眼看见冠军选手用诸葛瑾的"缓释"直接废掉了对手的关键锦囊。回来研究录像发现,这技能用得好的话简直恶心死人:
1. 打断连弩爆发
昨天遇到个黄盖玩家,第一张牌吃桃回血,第二张牌直接上诸葛连弩。我赶紧弃掉一张闪发动"缓释",他那把连弩当场哑火,气得直拍桌子——这种打断对方爆发节奏的感觉实在太爽了。
2. 克制关键锦囊
最经典的就是对付无中生有。对面第一张挂个装备,第二张甩无中生有想摸牌?直接"缓释"掉。根据《三国杀概率统计手册》数据,这个操作能让对方牌差收益直接降40%。
3. 破坏组合技
有些角色比如界孙权,特别喜欢在出牌阶段搞组合操作。比如先制衡再杀,这时候"缓释"用在第二张的杀上,经常能打乱对方整个战术布局。
常见角色 | 典型第二张牌 | 缓释效果 |
界孙权 | 制衡后的杀 | 打断输出循环 |
张角 | 闪转雷击 | 避免被雷劈 |
界黄盖 | 苦肉后的杀 | 让苦肉白费 |
那些容易踩的坑
刚开始用这技能时我犯过不少蠢错误,现在想想都脸红:
- 把"出牌阶段"和"回合"搞混了——人家判定阶段、弃牌阶段的牌可不能缓释
- 忘记计算牌序,有时候对面第一张是无懈可击这种看不见的牌
- 手牌管理不当,关键时刻没牌可弃(有次手里就剩一张桃,纠结要不要弃)
最惨的是上周那局,对面第二张出杀我明明能缓释,结果光顾着看直播弹幕错过了时机...现在我都养成条件反射了,只要听到"请出牌"的提示音就立刻坐直身子。
高阶玩家的骚操作
看职业联赛发现,真正的高手能把"缓释"玩出花来:
有个叫"冰封"的选手,故意留着对方第一张牌不无懈,就等第二张关键牌时发动缓释。还有更绝的,配合队友界张角,专门缓释对方的闪,让雷击必中——这种配合在2v2里简直无解。
我自己试过最爽的一次,是八人军争场用缓释废了主公的桃园结义。全场反贼都给我发大拇指表情,那种团队贡献感比单杀还过瘾。
凌晨三点二十,窗外开始下雨。电脑风扇嗡嗡响着,我又开了一局练习场。这次盯着对面界陆逊的操作,手指悬在鼠标上——第一张牌是装备青釭剑,第二张...来了!顺手牵羊!果断弃掉一张杀发动缓释,看着对方空荡荡的判定区,突然觉得这个熬夜值了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