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对比王者建模哪个厉害
深夜开箱:当阴阳师的建模遇上王者荣耀,谁才是国产手游的颜值担当?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在《阴阳师》抽卡界面截图发朋友圈时,突然被室友的王者五杀播报惊醒。两个手机并排放着,忽然意识到——这俩顶流游戏的建模水平,好像从来没被认真对比过?作为同时给网易和腾讯充过钱的资深韭菜,今天干脆用写论文的劲头扒个明白。
一、先看基础配置:引擎决定天花板
翻官网资料时发现个冷知识:《阴阳师》2016年公测用的还是Unity 5,而《王者荣耀》同年上线用的自研引擎。但2023年《阴阳师》新式神宣传片里,已经悄悄变成了"Unity HDRP管线+次表面散射技术",这配置在手游里堪称豪华。
对比项 | 阴阳师 | 王者荣耀 |
当前引擎 | Unity HDRP | Quicksilver X |
模型面数峰值 | 约15万面(SP皮肤) | 约8万面(典藏皮肤) |
动态光影 | 实时全局光照 | 预烘焙+局部实时 |
不过王者有个隐藏大招:所有机型都要能跑。我拿五年前的小米8测试,阴阳师在百鬼夜行场景会掉到40帧,但王者团战还能稳60帧——这优化黑魔法确实服气。
二、角色建模:神仙打架现场
凌晨三点十七分,我把八百比丘尼和貂蝉的皮肤放大到鼻孔级观察:
- 阴阳师胜在细节变态:鬼切觉醒皮的和服纹理能看到每根金线,连未觉醒SSR的指甲油反光都做了分层渲染
- 王者强在动态表现:瑶遇见神鹿皮肤跑动时,鹿角的光晕会随角度渐变,这比阴阳师静态的sp皮肤更吃性能
但有个反常识的发现:《阴阳师》的N卡面数其实比王者少20%左右,但为什么总觉得更精致?问了做3D建模的朋友才懂——网易把70%的面数都堆在头部,尤其是发丝和饰品。而王者要考虑10个角色同屏,必须均衡分配。
(1)材质战争:丝绸vs金属
对比最近出的两个顶流皮肤:
- 不知火·蝶步韶华的振袖,用了三层透明材质模拟薄纱透肤效果
- 貂蝉·唤灵魅影的魔法书,则是金属做旧+动态流光双通道
实测发现:阴阳师的材质更"摄影级",但王者会故意加强高光对比度——毕竟5v5时要让玩家0.1秒内识别角色。
三、环境建模:和风庭院vs峡谷战场
喝完第三罐红牛后,我发现了最明显的差距:《阴阳师》的庭院枫叶会按物理公式飘落,而王者的野区草丛...其实都是同一簇草的复制粘贴。
但公平地说,王者三路兵线+野怪+10英雄同屏时,CPU要处理的动态物件是阴阳师斗技场的6倍。有次用测温枪测手机,发现阴阳师在逢魔之时场景时SoC温度反而比王者低8℃——毕竟不用实时计算韩信的二段位移碰撞体。
(2)那些看不见的烧钱细节
- 阴阳师达摩蛋的漆器材质用了2K PBR贴图
- 王者水晶猎龙者的剑身有温差导致的虚化效果
- 两个游戏都在角色影子边缘加了半透明羽化——但阴阳师多做了光源方向补偿
写到这儿突然收到游戏更新推送:《王者荣耀》新赛季居然给防御塔加了被攻击时的裂纹生长动画,而《阴阳师》同期更新的是...达摩表情包?果然腾讯的美术卷起来连自己都怕。
四、实战体验:玄学优化之谜
我司测试组的哥们说过暴论:"网易建模像精装修样板间,腾讯建模像宜家——一个敢堆料,一个要耐操。"
用《游戏引擎架构》里的术语说:阴阳师的LOD(细节层级)切换阈值设得很高,20米外还能看清神乐伞骨的镂空;王者则会在非战斗状态偷偷降精度,但一旦进入攻击范围,赵云枪尖的寒光会瞬间加载。
最绝的是《阴阳师》的镜头语言——抽卡动画里,建模其实偷偷切换了三次:初始卡牌是低模,金光闪过时加载中模,式神出场瞬间才替换成完整模型。这套"俄罗斯套娃"方案,我居然玩了四年才发现。
窗外天快亮了,最后说个真实故事:有次团战关键时刻,我的武则天海洋之心皮肤突然加载不出粒子特效,结果误判大招范围被反杀。这种"王者式翻车",在阴阳师里大概只会发生在——你盯着大天狗羽毛发呆时,突然被神乐一屁股坐死的程度吧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