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暑假实践活动中应如何引导小学生学会感恩
暑假里这样带孩子玩 不知不觉学会感恩
七月的蝉鸣声中,王阿姨看着孙子小明又在沙发上「葛优瘫」,忍不住摇头:「现在的孩子啊,连递杯水都不主动。」这样的场景,每个暑假都在千万家庭上演。要让孩子真正懂得感恩,光靠说教可不够。
一、从厨房飘出的感恩教育
上个月在社区见到李老师,她家10岁的妞妞正在帮妈妈剥毛豆。孩子小手上沾着豆荚的汁液,却笑得很开心:「原来毛豆是这样长在豆荚里的呀!」李老师说,自从让孩子参与备餐,孩子吃饭时掉米粒都会自己捡起来。
- 买菜体验:给孩子20元预算,要求搭配三菜一汤
- 烹饪挑战:全家轮流当主厨,其他人负责洗碗
- 食物溯源:带孩子去菜市场认识当季蔬菜
对比不同家务的感恩教育效果
活动类型 | 参与度 | 认知改变 | 数据来源 |
厨房帮厨 | 92% | 节约意识提升40% | 《家庭教育实践》2023 |
整理房间 | 78% | 责任感提升28% | 北师大儿童发展中心 |
二、社区服务中的温暖课堂
朝阳社区的「小志愿者」项目特别有意思。上周看到7岁的朵朵跟着环卫阿姨扫街,小脸晒得通红却坚持说:「阿姨每天要扫完整个小区,真的太辛苦了!」这种切身体验,比课本上的道理管用得多。
- 给快递驿站帮忙整理包裹
- 为社区老人读报纸
- 参与垃圾分类督导
三、手作礼物里的心意密码
记得去年教师节,同事女儿用鸡蛋托做了朵玫瑰花送给班主任。孩子边做边嘀咕:「原来平时扔掉的鸡蛋托还能变废为宝啊!」这种亲手制作的经历,让孩子更懂珍惜。
三种手工活动的情绪价值对比
活动类型 | 材料成本 | 情感传递 | 文献支持 |
旧物改造 | 0元 | ★★★★☆ | 《手工教育研究》 |
烘焙点心 | 15-30元 | ★★★★★ | 儿童心理学会 |
四、角色互换的奇妙旅程
邻居张哥家的「周末家长」活动挺有意思。上周日他家10岁的浩浩负责安排全家行程,结果把动物园门票买成了老年票,急得直挠头。这种「当家人」的体验,让孩子真正理解父母的辛苦。
- 让孩子管理一天家庭开支
- 由孩子决定周末菜单
- 模拟处理家庭突发事件
五、自然课堂里的生命教育
上次在植物园遇见个小男孩,盯着蚂蚁搬运食物看了半小时。他妈妈悄悄说,自从养了蚕宝宝,孩子现在吃苹果都会把籽留着,「说要种棵苹果树给蚕宝宝吃」。
夏日的晚风吹过晾晒中的校服,或许当孩子踮着脚收衣服时,会突然说:「奶奶每天要晾这么多衣服,我帮您捶捶背吧。」这样的瞬间,才是感恩教育最美的注脚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