曙光英雄画面像王者荣耀的原因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2

当有人说「曙光英雄像王者荣耀」时 他们到底在吐槽什么

凌晨三点盯着电脑屏幕改稿,突然收到朋友微信:「这曙光英雄不就是王者荣耀换皮吗?」配图是游戏里某个英雄的技能特效。我揉着发酸的眼睛突然意识到——这个问题可能困扰着很多玩家。

一、既视感从哪来?三个肉眼可见的相似点

上周在奶茶店等餐时,隔壁两个初中生捧着手机开黑,屏幕上的三路分推地图野区布局让我下意识以为在看王者对局。直到听见他们讨论「这个精灵龙buff效果不一样」,才反应过来是曙光英雄。

  • 地图结构:都是上中下三路+河道+对称野区,连防御塔位置都像复制粘贴
  • 操作界面:技能键放在右下角,装备购买在左下角,连血条样式都像亲兄弟
  • 英雄设计:战士/法师/射手分类明确,部分角色技能组合让人想起某荣耀英雄

1. 为什么连小兵都长得像?

去年参与某游戏测试时,制作组说过个冷知识:小兵模型相似是为了降低学习成本。新手看到持剑近战兵+远程法师兵的组合,不用教学就知道要补刀。这就像所有FPS游戏的枪械都长得像AK和M4——不是偷懒,而是利用玩家已有的认知惯性。

元素 王者荣耀 曙光英雄
近战小兵 持剑铠甲兵 持斧皮甲兵
远程小兵 蓝袍法师 绿袍巫师

二、藏在相似表象下的「基因差异」

上个月和做游戏美术的朋友喝酒,他吐槽说:「你们玩家总说抄袭,知道我们参考竞品时要故意做差异化多痛苦吗?」这句话让我开始注意那些刻意不同的设计:

2. 野区生态的微妙变化

王者荣耀的暴君/主宰机制被很多游戏借鉴,但曙光英雄搞了个昼夜交替系统——白天野怪弱但收益低,夜晚难度飙升但掉落特殊装备。这种设计明显在规避法律风险,就像咖啡店不会完全照搬星巴克菜单,但肯定会有拿铁和美式。

  • 红蓝buff外观改成了精灵龙形态
  • 河道之灵变成了会隐身的风精灵
  • 防御塔攻击添加了元素特效

三、行业里不能说的「通用模版」

翻完《2022移动游戏UI设计趋势报告》才明白,这种相似性某种程度上是行业共识。就像所有汽车都有方向盘和油门踏板,MOBA手游也有自己的「标准配置」:

必备要素 存在原因
虚拟摇杆+固定技能键 手机触屏操作的物理限制
10分钟一局的节奏 匹配用户碎片化时间需求

记得有次游戏策划分享会说:「我们测试过竖屏操作,玩家平均3分钟就卸载了。」这解释了很多「雷同」设计其实是市场选择的结果。

四、玩家没注意到的底层差异

凌晨四点咖啡见底的时候,突然想起去年采访过的一位音效师。他说王者荣耀每个英雄的脚步声都录了12种材质,而曙光英雄用的是程序化生成的脚步声。这种看不见的地方,才是真正体现研发实力的战场。

3. 技能机制的「表里不一」

表面看某个法师的冰锥技能很像王昭君,实际玩会发现:

  • 弹道速度慢了15%
  • 冰冻判定范围是扇形而非圆形
  • 附带持续掉蓝的debuff效果

这些调整就像做菜时把糖换成蜂蜜,外观相似但口感完全不同。上次带新手朋友双排,他玩「高仿版后羿」时连续空大三次,才发现技能前摇长了0.3秒——这0.3秒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安全距离。

五、为什么我们总觉得「像某荣耀」

曙光英雄画面像王者荣耀的原因

心理学有个「首因效应」:第一个接触的MOBA手游会成为认知基准。就像我奶奶至今觉得所有智能手机都是「苹果手机」,早期王者荣耀玩家也会自然把后来者当作「换皮游戏」。

写到这里窗外已经泛白,突然想起游戏里那个总被说像韩信的英雄。其实他的三段位移自带穿墙衰减机制,这设计反而更接近《英雄联盟》的赵信。看,人类的认知偏见就是这么有趣——我们只会注意到自己想看的东西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