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策划中职务缩写的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
周末在咖啡厅改方案时,隔壁桌两位策划新人的对话飘进耳朵:"老大说的PMO到底是啥?""昨天邮件里的AD和CD有什么区别啊?"看着他们抓耳挠腮的样子,想起自己刚入行时被满屏缩写支配的恐惧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如何设计一套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职务缩写培训课程。
常见职务缩写生存指南
活动现场永远像在打暗号战。上周参加行业峰会,听到执行团队这样沟通:"让OD确认AV需求,LO的动线需要跟VM再对齐。"刚转行的实习生小张全程懵圈,差点把签到台的易拉宝送到VIP室。
缩写 | 全称 | 核心职责 | 培训侧重点 |
PM | 项目经理 | 全流程统筹协调 | 跨部门沟通技巧 |
CD | 创意总监 | 方案创意把关 | 创意可行性评估 |
AD | 艺术指导 | 视觉呈现设计 | 三维空间想象力 |
新人最容易混淆的三组缩写
- PM vs PMO:前者是项目掌舵人,后者是项目管理办公室
- OD vs OPS:运营开发与日常运维的区别就像建筑师与物业
- VM vs MD:视觉陈列师要懂空间魔法,而物料总监是资源调配大师
培训课程设计的四个关键阶段
记得去年给某音乐节执行团队做培训时,发现资深策划对"RSVP"的理解还停留在"请回复"的字面意思。其实在高端晚宴中,这个缩写代表的是Registration(签到)、Seating(座次)、VIP接待、Protocol(礼仪)整套流程。
阶段一:术语考古工作坊
带着学员玩"缩写拼图"游戏:把30个常见缩写做成拼图卡,要求根据职责描述匹配正确职位。某次培训中,有学员把ED(执行总监)和EP(执行制片)混为一谈,结果在模拟提案时闹出预算翻倍的乌龙。
阶段二:情景模拟实验室
搭建真实工作场景:
1. 用仿真的工作群聊天记录设置任务
2. 包含故意混淆的职务缩写
3. 要求学员在15分钟内理清任务分工
上周的演练中,某团队因为误把TD(技术总监)的任务派给AD(艺术指导),导致灯光编程延误两小时——幸亏只是模拟!
课程落地的三个实战锦囊
上个月培训的婚庆公司团队,现在遇到缩写困惑时,会主动使用我们设计的"三查法":查项目通讯录、查流程分工图、查历史案例库。他们的新人上手速度比往常快了40%。
- 锦囊一:制作可粘贴在工位隔板上的缩写速查转盘
- 锦囊二:在项目管理系统设置缩写悬浮解释框
- 锦囊三:每月更新"行业新创缩写预警表"
最近收到学员发来的消息:"现在看到ROI不再只想到投资回报率,还能条件反射想起现场运营指标(Run-of-Show Indicators),跟客户沟通时专业度提升好几个档次。"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,咖啡杯底最后一口已经凉了,但心里暖暖的——这才是培训该有的样子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