猜猜乐活动目标有哪些
猜猜乐活动目标有哪些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最近咱们公司要办猜猜乐活动,老板让我研究下这类活动的目标设定。我跑遍图书馆翻了十几本活动策划书,还请教了隔壁做市场总监的老王。你猜怎么着?原来不同类型的猜谜活动,藏着完全不同的"小心机"呢!
一、猜谜游戏可不只是好玩
上周去超市买菜,看到收银台摆着"猜重量免单"的活动。我家那口子非要试手气,结果多买了三包薯片。这种让人不知不觉参与的设计,就是典型的消费引导型目标。
1.1 品牌植入的温柔刀
记得去年中秋,某奶茶品牌搞的"猜灯谜送限定杯"吗?他们把新品原料藏在谜面里,活动结束当月销量直接涨了40%。《现代营销案例集》里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:
目标类型 | 品牌曝光率 | 用户参与度 | 转化率 |
纯娱乐型 | 18% | 62% | 7% |
品牌植入型 | 53% | 48% | 23% |
二、藏在谜底里的秘密
楼下文具店老板最近愁眉苦脸,说他办的猜谜活动没人参加。我去看了下,谜面全是网上抄的脑筋急转弯。这就好比请客人吃预制菜,少了点独家味道。
- 数据收集型:要求填写生日才能猜谜
- 用户分层型:不同难度对应不同客群
- 裂变传播型:"分享给三个好友解锁提示"
2.1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
朋友开的健身房做过对比实验:A组猜谜直接送体验课,B组需要猜中后完成体测才能领奖。结果B组的续卡率比A组高两倍不止,这招隐性筛选实在高明。
三、选对目标的关键三问
就像炒菜得先看客人口味,定活动目标前得想清楚:
- 咱们主要想要新客还是老客?
- 现场活动还是线上传播?
- 预算能不能撑起奖品诱惑?
小区门口水果摊的老板娘有绝活。她每天在微信群发"猜价格"小游戏,猜中最接近的送两颗荔枝。看着不起眼,愣是让复购率涨了60%,这细水长流的玩法值得学习。
四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上次参加某APP的猜歌活动,好不容易通关却发现要拉10个新用户才能领奖。这种目标断层的设计,气得我直接删了应用。好的目标设定应该像吃汤包,咬开皮就有鲜汤流出来。
超市张阿姨最近学聪明了,她把猜谜兑奖时间设在下午客流低谷期。既带动了时段销售,又不会让收银台排长队。你看,有时候换个角度就能解决大问题。
五、让数据来说话
活动类型 | 次日留存 | 分享率 | 成本收益率 |
纯抽奖 | 12% | 8% | 1:1.3 |
猜谜+任务 | 27% | 35% | 1:2.8 |
咖啡馆李老板跟我吐槽,说他家的猜谜活动老是年轻人参加。后来改成"猜咖啡豆产地送代金券",吸引来好多讲究的中年客户。这目标客群调得多精准。
六、生活处处有灵感
昨晚带孩子逛夜市,看到套圈游戏摊主新出了"猜中直接送"的玩法。排队的人比其他摊多出一倍,果然简单直接最得人心。回家路上孩子突然说:"爸爸,我们明天还能来猜东西吗?"你看,好的活动目标连小朋友都惦记。
早餐店王叔最近在餐盘纸上印谜语,猜对的送豆浆。他说现在常客都会主动要"谜语盘",连带着新品试吃率都提高了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设计,可比硬邦邦的广告高明多了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