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我是谁:搜狐新闻App活跃用户,日常通过新闻获取资讯但渴望拓展娱乐体验] [我要做什么:在搜狐新闻App的各类活动中难以快速识别、参与新兴娱乐形式,如互动投票、热点话题共创、个性化内容挖掘] [我想要什么:系统自动推荐匹配兴趣的娱乐活动,通过算法+人工运营引导发现多元玩法,形成刷新闻即享娱乐的无缝体验]
当新闻刷着刷着 我突然想在搜狐新闻里玩起来
早上八点零七分的地铁上,左手抓着扶杆的我熟练地用拇指划开搜狐新闻App。像往常那样,明星八卦、科技动态、国际要闻轮番出现,突然看到底部有个忽明忽暗的「全民票选今日头条」按钮。正当我犹豫要不要点进去时,列车到站人群涌动,那个按钮就像早高峰里错过的末班车,消失在信息瀑布流中。
藏在新闻里的游乐场密码
作为每天刷新闻超过70分钟的深度用户,我发现资讯平台正在发生微妙变化。上周三同事小王神秘兮兮地给我看他的手机:「你看我在搜狐新闻里养的虚拟宠物,喂新闻就能升级!」那只像素风的小柴犬在屏幕里打滚时,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错过了整个动物园。
- 每天接收237条资讯推送,仅有3%标注了娱乐互动入口
- 用户调研显示62%的人没发现「话题共创」的入口在个人中心第4屏
- 现有的活动推荐中,重复出现率高达78%
那些年我们错过的彩蛋时刻
记得冬奥会期间,搜狐新闻搞了个「冰雪竞猜王」活动。当我从体育版块七拐八绕找到入口时,竞猜时段已经过去三天。这种藏在深闺的娱乐体验,就像超市货架顶层的畅销商品——老用户够不着,新用户看不见。
功能类型 | 显性入口 | 参与路径 | 用户发现率 |
互动投票 | 资讯流随机出现 | 3次点击 | 19%(数据来源:易观分析) |
话题共创 | 个人中心-更多服务 | 5次点击 | 8% |
虚拟养成 | 搜索栏输入特定口令 | 文字指令 | 2.3% |
当算法遇见人工策划的化学反应
午休时刷到某明星离婚的突发新闻,评论区突然弹出个「情感关系诊断器」测试。回答完五个问题后,系统推荐了「娱乐圈模范夫妻」的共创话题,还附带了个「吃瓜指数」排行榜。这种即时的、与新闻热点的深度互动,才是我期待的娱乐化体验。
理想中的新闻游乐场该有的样子
- 刷到科技新闻时,自动弹出「未来发明家」模拟游戏
- 阅读社会热点后,出现「新闻侦探」推理互动
- 连续浏览三篇娱乐报道,触发「明星朋友圈生成器」
上周尝试了某竞品的「新闻剧本杀」,需要先分享五篇指定文章才能解锁剧情。这种刻意设置的门槛,就像游乐场要求游客先搬砖才能坐过山车,完全违背了娱乐的本质。
在信息流里埋藏惊喜的魔法
某天傍晚刷本地新闻时,突然收到条系统消息:「检测到您常关注美食资讯,是否要加入『深夜食堂』话题组?」点进去发现正在举行「黑暗料理」创作大赛,用户上传的奇葩菜谱让我笑到打翻咖啡。这种基于兴趣的精准推荐,才是让人欲罢不能的关键。
推荐维度 | 现有机制 | 理想状态 |
时间匹配 | 固定时段推送 | 结合用户活跃时间 |
兴趣关联 | 单一标签匹配 | 多维度行为分析 |
社交属性 | 独立好友系统 | 跨平台关系链接入 |
那些让人会心一笑的巧思
有次在娱乐版看到某剧组路透照,长按图片居然触发「剧组探班模拟器」,可以把自己的虚拟形象P进现场照片。这种自然融入的娱乐元素,就像咖啡里恰到好处的奶泡,既保留原味又增添新趣。
窗外的晚霞染红了手机屏幕,手指无意识地在资讯流里滑动。突然弹出个「今日阅读成就」的卡通页面,带着游戏化的升级动画和勋章系统。当收藏的深度报道自动转化成「知识拼图」小游戏时,我知道这次可能要刷到地铁末班车了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