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班幼儿如何在立冬时学习关于冬天的知识
中班幼儿立冬学习指南:用生活唤醒冬天的秘密
一、立冬节气的生活课
当梧桐叶打着旋儿亲吻大地时,幼儿园窗台上的温度计悄悄降到了12℃。中班的小朋友们踮着脚尖数日历,王老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冒着热气的饺子:"明天就是立冬啦,我们要和冬天说'你好'哦!"
1.1 藏在温度里的时间密码
孩子们轮流把小手贴在教室不同角落:暖气片热乎乎的像烤红薯,玻璃窗凉飕飕的像薄荷糖。李小明发现自己的哈气在窗上画出了白月亮,王老师趁机掏出温度计:"看呀,当水银柱跑到个位数时,冬爷爷就要来敲门了。"
- 生活观察任务:连续三天记录晨间温度
- 趣味发现:呼出的白气像会跳舞的棉花糖
1.2 舌尖上的冬之味
午餐时间飘来阵阵香气,保育员张阿姨端来热腾腾的萝卜排骨汤。孩子们的小鼻子抽动着:"这是冬天的味道!"老师展示着当季食材卡片,周朵朵举着咬了一口的板栗:"我知道!栗子壳像刺猬,妈妈说吃了不怕冷。"
节气美食 | 营养元素 | 趣味认知点 |
糖炒栗子 | 碳水化合物 | 外壳自然开裂现象 |
芝麻汤圆 | 钙质 | 观察馅料流动状态 |
二、会说话的自然角
班级植物角变成了冬日实验室:泡着银杏叶的玻璃瓶、冻着松果的冰块、还有偷偷发芽的水仙球茎。每天早晨都有孩子举着放大镜观察:"我的冰块里有星星!""松果的鳞片合起来了!"
2.1 冰与叶的变装秀
孩子们把收集的枫叶放进不同容器冻冰花,第二天发现:泡在盐水里的冰块像撒了亮粉,自来水冻的冰块把叶子纹路印得清清楚楚。杨阳阳兴奋地举着冰砖:"我的枫叶冰可以当放大镜!"
- 材料安全清单:食用盐、食品级色素
- 观察记录要点:凝固时间与温度关系
三、小手创造的冬之国
美工区里,孩子们用旧棉袜做雪人,把皱纹纸撕成漫天雪花。陈老师教大家用三根毛线编织围巾,虽然歪歪扭扭,但每个孩子都骄傲地给玩偶戴上了自己的作品。
3.1 会呼吸的手工作品
在科学角,孩子们用凡士林涂抹松果,发现涂过的松果在干燥环境里会慢慢闭合。王小明把这个发现画成了连环画:"松果天气预报员说,明天要下雨啦!"
传统手工 | 现代改良 | 认知结合点 |
剪纸窗花 | 紫外线感光纸 | 光影变化观察 |
毛线编织 | 可溶解毛毡 | 材质遇水变化 |
四、冬日里的温暖密码
午睡起床时,孩子们比赛谁穿外套又快又整齐。老师用布偶演示"三层穿衣法",现在每个孩子都能说出:"贴身衣服要像第二层皮肤,中间衣服留住暖空气,外套是防风的铠甲。"
窗外的北风轻轻叩着玻璃,教室里飘着柚子皮的清香。周朵朵把冻红的小手贴在温暖的水杯上,看着窗外旋转的落叶悄悄说:"冬天,我们准备好啦!"走廊尽头,保育员正在检查暖气片,确保每个角落都洋溢着令人安心的温暖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