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过校园活动让娃儿们爱上公共演讲?
老张家的闺女去年参加校辩论赛,从躲在角落的闷葫芦变成了能说会道的小辣椒。这事儿让我想起,咱们校园里其实藏着好些能锻炼演讲能力的宝贝活动。
这些活动最能练嘴皮子
根据教育部2023年《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报告》,每周参加2小时以上语言类活动的学生,即兴演讲能力比同龄人高出47%。咱们常见的好活动有这些:
- 辩论擂台赛 像武林大会似的分组较量
- 午间故事会 每天午饭后的15分钟小舞台
- 模拟招聘会 学生轮流当面试官和求职者
- 校园新闻播报 每周轮值的小主播制度
辩论赛怎么搞最有效?
济南某中学的王老师有个妙招:把辩论题目换成学生真正关心的。比如"该不该带手机来学校",这种接地气的辩题能让准备率从58%飙升到92%。
活动类型 | 参与人数 | 表达能力提升率 | 数据来源 |
月度辩论赛 | 40-60人/次 | 68% | 北师大演讲教育研究所 |
每日新闻播报 | 全员轮换 | 82% | 2023全国教学创新案例集 |
三个让活动更出彩的诀窍
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李主任跟我分享了个秘诀:在礼堂角落放个"勇气话筒架"。学生路过时对着说句话就能积攒勇气值,累计满10分就能兑换上台机会。
- 给每个演讲者配个"夸夸团",禁止说"但是"
- 把评分表改成笑脸收集卡,每个听众发三个贴纸
- 每月办"失败者之夜",专门分享搞砸的演讲经历
新手老师容易踩的坑
刚带活动的周老师吃过亏:第一次办朗诵比赛时,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脱稿,结果三分之一的孩子临阵脱逃。后来改成"半脱稿挑战模式",参与率立马翻倍。
看看人家学校怎么做
成都七中搞了个"校长信箱真人秀",每周抽三封学生来信,由写信人当着全校面读给校长听。这个活动让即兴应答能力平均提升39%,数据来自《中小学管理》2024年3月刊。
说到底,关键是要让说话变成好玩的事。就像孩子们在操场上追逐打闹那样自然,当众发言这事儿,练着练着就成家常便饭了。下次路过学校礼堂,说不定就能听见孩子们清脆的演讲声,像春天冒芽的柳枝,带着股子生机勃勃的劲头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