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蛋仔派对》里造个鸡蛋?这事儿比你想的有意思多了
凌晨三点,我盯着屏幕上那个歪歪扭扭的鸡蛋造型,第18次按下撤销键。朋友在语音里笑到打嗝:"你这哪是鸡蛋,根本就是个被门夹过的土豆啊!"——没错,在《蛋仔派对》的创作模式里,造个看似简单的鸡蛋其实藏着大学问。
一、先搞懂游戏里的"鸡蛋"是什么
游戏里常说的"鸡蛋"分两种:
- 装饰性鸡蛋:纯粹摆着好看的场景道具
- 功能性鸡蛋:能触发特效或机关的特殊组件
我昨天在创意工坊看到个神作,作者用二十多个鸡蛋零件拼成会转动的荷包蛋,触发机关后蛋黄还会流出来,简直离谱!
二、手把手教你捏基础鸡蛋
1. 选对基础模块
别傻乎乎直接用球形!试试这些组合:
造型 | 推荐模块 | 适用场景 |
水煮蛋 | 椭圆体+扁平圆柱 | 装饰性场景 |
煎蛋 | 球体切割+波浪平面 | 互动机关 |
2. 关键参数设置
记住这几个魔鬼细节:
- 把表面粗糙度调到0.3-0.5,真鸡蛋都有细微凹凸
- 用双色渐变而不是纯白色,生鸡蛋其实带点米黄
- 鸡蛋大头朝上!我见过有人把尖头朝上结果被评论区笑了一百多层
三、进阶技巧:让鸡蛋活过来
上周有个大佬教了我三招:
1. 破碎效果
在触发器里绑定"碰撞后破碎",记得把碎片数量控制在5-8块,太多会卡顿。测试时我手机差点冒烟...
2. 蛋黄流动
用液体模拟插件(游戏内置的),把粘稠度参数调到7.2左右最像真实蛋黄。不过要小心别让液体漏出碰撞体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。
3. 温度变化
给煎蛋加个颜色随温度变化的脚本,从橘黄到焦褐色的渐变超有食欲。有玩家在我的地图里盯着煎蛋看了十分钟,最后说看饿了要去吃宵夜。
四、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- 千万别用镜面反射!实际效果像不锈钢鸡蛋
- 鸡蛋比例很重要,现实中的鸡蛋长宽比大概是1.3:1
- 多人模式里复杂鸡蛋会消失,得简化碰撞体
昨天看到个神评论:"建议把鸡蛋建造教程改名为《从入门到改行卖煎饼》",笑死,但确实做坏三十多个鸡蛋模型后,我甚至能闭着眼说出鸡蛋的曲率半径了。
现在凌晨四点十七分,窗外有只野猫在叫。刚才终于做出能完美滚下斜坡的鸡蛋,它撞到终点旗杆时碎得特别艺术——这大概就是沙盒游戏的魅力吧,明明在现实里打个鸡蛋都要手抖,在游戏里却成了鸡蛋雕塑大师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